释义 |
絇
《广韵》其俱切,平虞,羣。 《广韵》九遇切,去遇,见。 ❶ 古时鞋头上的装饰,有孔,可穿系鞋带。《礼记·玉藻》:“童子不裘不帛,不屦絇,无缌服。”《晏子春秋·谏下十三》:“{景公}爲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良玉之絇,其长尺。”《仪礼·士丧礼》:“乃屦,綦结于跗,连絇。”{郑玄}注:“絇,屦饰如刀衣鼻,在屦头上,以余组连之,止足坼也。” ❷ 网罟的别名。《穀梁传·襄公二十七年》:“织絇{邯郸},终身不言{卫}。” ❸ 用布麻丝缕搓成的绳索。{唐}{皇甫湜}《论业》诗:“浅闢庸种无嘉苗,纇絇疎织无良帛。” ❹ 量词。《太平广记》卷四八八引{唐}{元稹}《莺莺传》:“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金}{元好问}《九月初霖雨中感寒痺作》诗:“絇丝不易得,候虫徒自吟。”{宋}{王安石}《促织》诗:“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