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
〈副词〉 1.用在句中,表示时间,可译为“平时”、“平素”、“向来”、“一向”等。 ❶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有生僻的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就马上把它刻好,然后用草火一烧,眨眼工夫就可以制成。 ❷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素同留侯张良很友好。 ❸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可是这五个人生在普通百姓之间,向来没有听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慷慨激昂,踏上死路也毫不顾及,那又是什么缘故呢? ❹ 君曰:“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侍之。”《谭嗣同》——谭君说:“荣禄侍您一向优厚,您用什么对侍他呢?” ❺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书博鸡者事》——袁州有个以斗鸡为赌博的人,一向蛮横不讲理,从来不务生计。 2.用在句中,作状语,表示一种无代价的状态,可译为“白”、“白白”等。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那些君子大人啊,真不白吃饭呀! 〔附〕“素”作名词时,可译为“白绸”。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十三岁就能织精美的白绸,十四岁就会裁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