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梅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梅记 红梅记传奇剧本。明周朝俊作。写南宋时权相贾似道带众妻妾在西湖作乐,其侍妾李慧娘因偷看了青年书生裴禹几眼,回府后即被贾似道杀死。裴禹在卢家花园与卢昭容相遇,二人产生爱情。但卢昭容为贾似道看中,拟逼娶为妾。卢家请裴禹假冒女婿前去应付,被贾软禁,经李慧娘鬼魂搭救脱难。卢昭容母女逃到扬州靠出卖手工织物过活。后贾似道因误国被削职发配,中途身死。裴禹得昭容线索,寻至扬州,二人团聚。李慧娘故事取材于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近代许多戏曲剧种取其中李慧娘故事改编演出,如《红梅阁》、《游西湖》等。建国后孟超改编的《李慧娘》影响较大。 ☚ 玉簪记 东郭记 ☛ 红梅记 红梅记❶周朝俊作。亦名《红梅花》。今存多种明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收入玉茗堂刊本。王穉登《叙红梅记》,谓己酉(万历三十七年,1609)秋看到此剧,则此剧当作于此年之前。此剧本事见《古杭红梅记》、《绿衣人传》。全本共三十四出。主要写南宋时书生裴禹游春,结认卢昭容,昭容赠以红梅。权相贾似道要强娶昭容为妾,裴禹前往交涉,被囚禁,幸遇救。直到贾似道失势,裴禹才与昭容结婚。剧中还有贾似道侍妾李慧娘与裴禹的戏,包括《泛湖》、《杀妾》、《幽会》、《谋刺》、《脱难》、《鬼辩》六出,仅占全本情节六分之一,但舞台上却长期盛演此“鬼戏”。王穉登《叙红梅记》云:“其词真,其调俊,其情宛而畅,其布格新奇,而毫不落于时套,削尽繁华,独存本色。”玉茗堂评曰:“境界纡回宛转,绝处逢生,极尽剧场之变。”剑啸阁本评曰:“此部情节新,曲亦谐俗,但‘解难’似张生,‘幽会’似梦梅耳。虽然,有此情节,有此词曲,亦新乐府之白雪也。”祁彪佳《曲品》:“手笔轻俏,每有秀色浮动曲白间,当是时调之隽。”徐肃颖改本名《丹桂记》,袁宏道改本仍名《红梅记》。《甬上耆旧诗传》谓《红梅花》“最传,蜀中岭外,伶人莫不唱之”。祁彪佳《日记》、《梼杌闲评》、《影梅庵忆语》等书均记有《红梅》演出事。《缀白裘》选《算命》,《集成曲谱》选《脱阱》、《鬼辩》。今仍盛演之,如秦腔《游西湖》,川剧《红梅阁》,昆剧《李慧娘》等。 ☚ 玛瑙簪 香玉人 ☛ 红梅记戏曲。明周朝俊撰。三十四出。朝俊字夷玉,一作仪玉,浙江鄞县人。约万历年间在世。善诗词,文弱自爱,超然物外。此剧演裴禹与贾似道妾李慧娘故事,并因裴与卢昭容红梅撮合得名。贾似道游西湖,侍妾李慧娘因顾盼书生裴禹,回府后即被其杀害。后裴与卢昭容相爱,亦遭贾似道迫害,幸得李慧娘鬼魂相救,终于结为夫妇。昆剧《李慧娘》盖出于此。有明万历间广庆堂刻本,明末玉茗堂评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玉茗堂评本影印。另有袁宏道删订本,明末崇祯间三元堂刊行。 红梅记 078 红梅记传奇剧本。明周俊作。取材于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剧情是:南宋时,书生斐禹与社友同游西湖,奸相贾似道侍妾李慧娘赞美裴禹,竟被杀死。卢总兵女昭容春日登楼吟咏,以梅枝赠禹。贾似道一见昭容而欲纳为妾。裴禹为卢母画策,以婿之身分至贾府拒婚,结果自投虎口,被囚密室。李慧娘鬼魂救裴生脱险,痛斥贾似道。后贾似道兵败逃归,被会稽尉所杀。裴生及第,与昭容完婚。《红梅记》将爱情与政治联系起来,揭露统治者的凶残,塑造了李慧娘善良、正义、勇敢的形象。 ☚ 绣襦记 目连救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