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精神运动性兴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精神运动性兴奋 亦称“兴奋状态”。 心理障碍的一种症状。与“精神运动性抑制”相对。 整个精神活动增强。 具体表现为言语动作增多,多辩饶舌,放歌好舞,终日忙碌不停,事事干预,并可出现戏谑、色情行为。 有的以情绪障碍为主,伴有言语和活动增多;有的动作异常,但言语增多并不显著。不同性质的疾病,其兴奋状态也大不相同。常见的有四种:(1)躁狂性兴奋。躁狂发作的主要表现。其特点是以情感高涨为主,因此而影响其他方面的活动,常伴有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患者的心理过程(知、情、意)相互协调,并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因此往往引起他人的共鸣。(2)青春性兴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 其特点是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表现为思维松弛或破裂,情感喜怒无常,行为幼稚愚蠢,本能意向增强,甚至意向倒错。 (3)紧张性兴奋。 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兴奋,强烈粗暴、冲动、杂乱,且单调而刻板。往往无明显原因,也无明显目的,伤人毁物。主要见于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4)器质性兴奋。大脑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兴奋状态。 其特点是,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的基础上表现出语量增多、啰嗦琐碎或重复、持续言语,情感脆弱,易激惹,欣喜,动作行为杂乱,常有冲动性或攻击性。多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病、慢性外伤性精神障碍和麻痹性痴呆等疾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