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际小麦协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际小麦协定International Wheat Agreement (IWA)

为稳定国际小麦市场由小麦主要进口和出口国家签订的专门协定。1933年,在国际咨询理事会主持下签订了第一个国际小麦协定;1949年在国际小麦委员会主持下订立新协定,后来经过1953年、1956年、1959年、1962年、1967年、1971年多次修改修订。目前,关于小麦问题的国际协定是《小麦贸易公约》。其主要宗旨是:解决国际小麦市场问题,促进国际合作,促进小麦和面粉贸易的自由发展和扩大,协调小麦进出口国的利益,稳定国际小麦市场。《协定》对小麦的价格及各参加国在小麦国际贸易中应承担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等作出了规定。

《国际小麦协定》International Wheat Agreement

小麦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签订的小麦贸易限额和价格的协定。以调节世界市场小麦供需、稳定小麦价格为目标。第一、二个国际小麦协定分别签订于1933年和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小麦过剩的背景下,194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缔结新的小麦协定,有37个国家参加。1949年3月美国等4个小麦出口国和英国、印度等42个进口国又签订了新的国际小麦协定,为期4年。历次协定的主要内容是规定小麦最高与最低价格,及出口国的出口配额与进口国的进口配额。此后,陆续制订新协定。至1979年2月又达成新协定,包括国际小麦协定和粮食援助公约。1981年在国际小麦理事会上,规定将小麦协定延长到1983年6月。

国际小麦协定International Wheat Agreement

小麦出口国和进口国政府之间签订的关于小麦贸易限额和价格的协定。历史上曾出现过五个。第一个协定订于1933年8月,参加国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出口国,以及英国、法国、德国等进口国,总计22个国家。内容主要是:规定小麦出口总额及各出口国的出口配额;进口国不鼓励增加本国小麦产量,放弃小麦进口的数量限制,并在一定价格水平上降低进口税。该协定对世界小麦市场没有发生重大影响,虽然原定有效期为2年,但实际上1年之后就不存在了。第二个协定订于1942年7月,参加的出口国有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进口国是英国。主要内容包括:有关小麦产量、出口额、储备量、价格、救济用量、扩大贸易的措施、表决权等七项。小麦生产国出口份额分配如下:阿根廷25%,加拿大40%,美国16%,澳大利亚19%。协定有效期5年,1947年期满。第三个协定订于1949年3月,8月1日生效。参加国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5个出口国和英国、印度、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37个进口国。内容只规定了进出口限额(每年5.8亿蒲式耳)和价格涨落范围(每蒲式耳1.8美元~1.2美元)。协定为期4年,覆盖了国际小麦贸易的2/3。根据协定,于1949年7月1日成立国际小麦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协定参加国均为理事会会员国。理事会总部设在伦敦。该协定于1953、1956、1959、1962年连续4次修改续订。1965年期满后延期2年,到1967年7月31日结束。第四个协定是1967年签订的国际谷物协定,自1968年7月1日起生效。其中包括代替小麦协定的小麦贸易部分和粮食援助协议,共两部分。国际小麦理事会作为执行规定中有关小麦贸易协议的专门机构而继续存在,拥有49个成员国。第五个协定是1971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小麦会议上续订的小麦协定,仍包括小麦贸易协议和粮食援助协议两部分。该协定几经展期,一直延长到1981年6月30日。由于各国之间矛盾重重,对有关小麦价格的涨落幅度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