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五次“围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五次“围剿”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顾祝同、陈济棠、何键等部百万大军,配以二百架飞机,分北、南、西三路,实行碉堡战术和严厉的经济封锁政策,同时向中央苏区和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发起第五次军事“围剿”。 9月28日,国民党军占领黎川,切断了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奉命由闽西北上,于10月上旬在洵口、黎川等地与国民党军交战,受挫。 1934年1月,蒋介石利用红军领导的“左倾”错误,在解决闽变后,即组成蒋鼎文为总司令的东路军,配合原有三路大军向中央苏区继续推进。国民党军在飞机、大炮火力支持下,突破红军在康都、建宁、泰宁一线的防御阵地,相继攻克广昌、兴国、宁都、石城。 7月以后,红军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后与闽浙赣红十军合为第十军团)先后撤离苏区突围。10月,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苏区向湘西转移,瑞金等地遂为国民党军占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