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第二次产业革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第二次产业革命 亦称“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发生在工业生产领域中以电机的制造和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大的变革和飞跃。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873年出版了《电学和电磁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现代电力工业、电子工业和无线电工业的理论基础,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里程碑。1872年,法国工程师阿尔特纳克设计出第一台高效率发电机。182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并相继发明了电灯、电力机车、磁带录音、电影、无线电报、收音机等。此外,电力冶金和电化学的进展,以及远距输电问题的解决,使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伴随著第二次产业革命,电能的利用愈来愈广泛,规模也越来越大,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以电为动力和能源的现代文明生活,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了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最后30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倍多,其中钢铁产量猛增55倍,石油产量增加25倍。规模庞大的重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了,资本的集中加快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这次产业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基本完成,它使工业化以来的人类社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创造了比蒸汽时代大得多的生产力,使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