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 又称“端五”或“端阳”。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端午节在古代是一个“驱邪禳灾、避鬼止病”的节日。传说五月五日又是战国时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日子。 无锡旧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浸泡了雄黄、菖蒲根的黄酒,削蒲叶为剑插于门前,并贴黄纸朱书的“午时符”,点燃蓬、艾、苍术熏其室内并用雄黄酒遍洒以辟邪驱瘴;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上书一“王”字,并涂抹其耳、手、足以祛毒,还用彩纸剪成“五毒”(蜈蚣、蝎子、蝎虎、蜘蛛、蛇)形状,放在小网袋中挂在儿童背后,称“背符”,要挂一个月方除去;妇女们则用彩绸剪成小人形,称“健人”,又用蚕纸刻成小老虎形状,将其插于鬓边,作为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