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
〈副词〉 1.用在对话中,表示对对方的谦敬,可译为“私意”、“私下”等;有时也可不译。 ❶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答司马谏议书》——私意认为和你交游相好的时间很久,然而议论政事每每见解不合,是由于所持的政治观点多不一样的缘故。 ❷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沛公这样劳苦功高,大王没有给他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害有功劳的人,这是继续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我私意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❸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论积贮疏》——这本来可以致使天下人富足安定,却竟然造成这样惶惑不安的局面!我私下替皇上惋惜! 2.用在句中动词前,表示暗中进行的行动,可译为“私自”、“暗自”等。 ❶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成名有个九岁的孩子,看到父亲不在家,就私自打开了盆盖。 ❷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曾经有罪,暗自考虑想逃亡到燕国去。 〔附〕“窃”作动词时,可译为“偷”、“盗用”等,其义和现代汉语同。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隆中对》——汉朝王室衰败,奸臣盗用皇帝的政令,使得皇上流离迁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