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集校】: 唐《文选集注》本: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文选》尤本、五臣本、六臣本:同唐本。 洪兴祖: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朱熹、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集释】: 王逸:稻,稌。 粢,稷也。穱,择也,择麦中先熟者。挐,糅也。 言饭则以秔稻糅稷,择新麦,糅以黄粱,和而柔嬬,且香滑也。 吕向:粢,稷也。穱,择也。 挐,糅也。黄梁,谷名。言爲饭则用粳稻糅稷择麦,以黄梁米和糅,使香滑也。 洪兴祖:顔师古云:《本草》所谓稻米者,今之糯米耳。 《説文》云:稻,稌也。又《急就篇》云:稻稷秫稷。 左太冲《蜀都赋》云:粳稻汉漠。盖知稻即糯,共粳并出矣。粢,子夷切。《本草》云:稷,即穄也,今楚人谓之稷。 穱,音捉。稻处种麦也。挐,女居切。《记》云:饭黍稷稻粱白黍黄粱。《本草》:黄粱出蜀、汉,商、浙间亦种之,香美逾于诸粱,号爲竹根黄。 朱熹:稻,今秔糯二米也。粢,稷也,亦名穄。穱,择也。 穱麦,稻处种麦,而择取其先熟者也。挐,糅也。黄粱出蜀、汉,商、浙间亦种之,香美逾于诸粱,号爲竹根黄。言此数种之米,相杂爲饭也。 陆时雍:穱,米小而早熟者。 周拱辰:稷爲五谷长,以其中央之谷,或爲粢,或爲穄。 《穆天子传》:赤乌之人献穄百载。《月令》:中央土,食稷与牛。 穱《説文》谓蚤熟穱麦,盖麦之早熟者。粱有青粱、黄粱、白粱三种。 黄粱,穗大毛长粒麄,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味,倍于诸粱。 王夫之:粢,稷也。 穱,稻田种麦,其实肥美者。挐,杂也。 林云铭:粢,稷也。挐,糅也。 黄粱,号爲竹根黄,合而爲饭,是治五谷之方。 蒋骥:稻有秔糯二种。 粢,稷也。穱麦,麦之先熟者。 一云:稻下种麦也。挐,揉也。 粱有青白黄三种,黄粱穗大粒粗,收子少,味逾诸粱。言此数种之米,相杂爲饭也。 胡文英:穱音捉。粢,粉饵之属。 穱麦,如稻之一穱而种也。其美备于散种之麦,今吴楚谓聚于一处而生者,日一穱。 《七发》穱麦服处,是也。挐,应作挐,揉擦也。黄粱,糯米也。 王闿运:稻、稌、粢、稷、穱,黍之糯者也。此八簋四谷,谷各二种,不宜有麦,麦盖黍之误耳。遂成宗聚也,言族衆来会,陈设遣奠也。 王泗源:洪注“粢,子夷切”,王注“粢,稷”,皆以爲禾部的粢,误。稻粢是一词。 粢是食部餈的或体,疾资切,许説“稻饼也”。稻饼説粢,也説稻粢,今故楚地的江西西部还是这样説。穱非动词的择,穱麦是一词,食品名。 挐音nuó,王注“糅也”,是制作食品,两掌团而周徧反复地切摩,洪朱皆音女居切,非。 蒋天枢:稻,今之糯米,粢,稷也。王注训“穱”爲“择”也。 张衡《东都赋》“冬稌夏穱”,以“穱”爲谷名。《集韵》十八甲药:“穱,穄也。”《吕氏春秋·本味篇》“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击之粟,阳山之穄。”高注:“穄,关西谓之黍。”《穆天子传》有“赤乌人献穄麦”,“ 是“穄”“麦”二字谷名也。日本《文选集注》引钞曰:王逸云:穄,泽麦也。 稻田处种麦曰 挐,糅也。梁,黍稷类共名。 《政和本草》谷类:“黄梁米味甘平,益气和中”,唐写本注:“黄梁出蜀汉,商浙间亦种之,穗大毛长,食之香美,逾于诸梁”。 何剑熏:“挐”,读如“糅”,古鱼、侯音近,可通转,故“挐”读爲“糅”也。王夫之训“挐”爲“杂”,“杂”亦“糅”也。 杜甫《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间,杂也。间种亦即杂种。 汤炳正:稻粢穱麦,四词平列,爲屈赋常见之同类联叠的修辞格。 稻,粳稻。粢,稷。 穱,麦之先熟者。穱与麦同类而有别,故当与下文“麦”字分读。 挐,杂糅,黄梁,即小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