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租庸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租庸调

唐代前期实行的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税制度。

包括田租、力庸和户调三项,简称租庸调。武德二年(619年)和武德7年先后制定“以丁为本”的租庸调法,实行“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其具体规定为:每丁每年缴“租”粟2石;“调”随乡土所产缴纳,绢、绫、絁2丈,布加五分之一,缴绫、绢、絁的加绵3两,缴布的加麻3斤;“庸”是代替力役的赋税,人丁每年有20日力役,不服役的每日折纳绢3尺。

因事加役15日的免调,30日的租调全免;但连正役不得超过50日。

此外,租庸调法还有因灾减免和皇室、贵族、勋臣等租庸调全免的规定。开元末年均田制被破坏,这一赋税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