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秃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秃鹫 【概况】: 基源 为鹰科秃鹫属动物秃鹫及胡兀鹫属动物胡秃鹫的肉。 秃鹫属全世界约4种,中国约2种,胡兀鹫属中国有1种。 原动物 秃鹫Aegypius monachus(Linnaeus),又名狗头鹫、座山雕(《中国药用动物志》)。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Linnaeus),又名大胡子雕,髭兀鹰。 形态 ❶ 秃鹫:体形大,通体大都乌褐色。 头被以污褐色绒羽;颈的裸出部分呈铅蓝色,皱领浅褐接近白色。背,肩,腰,尾上覆羽均暗褐;翼上覆羽以及次级和三级飞羽亦均暗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羽轴黑褐;下体暗褐色;胸前密被以毛状绒羽,两侧各有明显的一束蓬松的毛状长羽。胸,腹各羽微具较淡色纵纹;肛周和尾下覆羽褐白色;覆腿羽黑褐色。嘴黑褐,蜡膜铅蓝色;脚和趾朱红色,爪黑色。 ❷ 胡兀鹫:体型大。 嘴形高大而侧扁,先端特曲;额及头顶覆以淡黄白色绒状羽,眼先及蜡膜上生有长而呈黑色的刚毛,曲向嘴端,在颏与嘴接近处生有同样的刚毛。后头及耳羽呈淡乳黄色,多少杂有黑色羽;后颈,颈侧,颏的大部分,喉,胸,胫及跗跖的羽毛,以及尾下覆羽均为淡乳白色;前额及上胸略带黄褐色,并有黑色纵纹,特别在上胸形成宽而不完全的胸带。背、肩、腰及尾上覆羽呈银灰色,基部白,具黑色羽缘,轴斑白色。 飞羽黑色,而稍杂银灰色。羽轴似象牙白色。 覆羽与背同色,白色轴斑在羽端较宽,呈三角形斑。尾羽银灰色,带有黑色,羽轴亦似象牙白色;尾为较深的凸尾状。 嘴褐黑色;趾苍灰或铅灰色,爪呈黑色。栖息于海拔2000~4000m的高原和山麓。 常捕食鸟类及有蹄类等。终年留居于新疆西部,甘肃西部和西北部,青海及西藏。 偶见于中国东北,内蒙,河北,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海拔2000~4500m山区。营巢于乔木树上。终年留居于甘肃北部,青海,新疆南部。 偶见于中国东北、西藏、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山西、河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生药】: 采集 四季均可猎捕,捕后剖腹除去内脏和羽毛,取肉鲜用或晾干。 【化学】: 胡兀鹫含蛋白质、肽类、氨茎酸、脂类等。 参考文献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2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61 【药性】: 功效 健胃滋阴,消瘿散结,镇静消炎。 主治 反胃呕吐,甲状腺肿大,急慢性肠炎,食积不化,肺脓肿,癫痫,精神病,肺结核等。 用法用量 内服:100~200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