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蟹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

异名 蟹化石(《药材学》),石螃蟹(《中药材手册拾遗》)。

基源 石蟹为古生代节肢动物门弓蟹科(Cyclometope)多种动物的化石。

原古生物 石蟹Telphusa sp.及其它近缘动物。

历史 石蟹始载于《开宝本草》。马志载:“石蟹生南海,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著,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有一种入洞穴年深者亦然。”显然,所指实为化石。

苏颂云:“近海州郡(今江苏东海县)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但有泥与粗石相著尔。

”所描述与现今中国各地所应用的节肢动物门弓蟹科石蟹及其他近缘动物的化石相符合。

形态 石蟹为化石。完整者具螃蟹一样的形态结构。但无甲壳,而是由外来矿物质(主为方解石及石英、云母等碎屑)所充填的一个模型,其脚之间或其周围有时亦附著灰岩。

灰色、土棕色或灰褐色,条痕灰白色。土状光泽。质坚硬如石,但可用小刀刻划成痕。

断面浅灰色。

遇稀盐酸可发生大气泡。

产地 台湾、四川、广东、广西。

南洋群岛亦产。。【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采收,捞起后,洗净晒干。

药材产于广东、台湾、四川。

鉴别 全形似蟹,但多残缺不全,通常呈扁椭圆形,或留有脚数节而呈不规则形;长3~5cm,宽3~13cm,厚约1.8cm;背面土棕色至深棕色,光滑或有点状小突起,有时尚留有蟹背上的纹理;腹面色较淡,表面多己破坏,或留有节状的脚;质坚硬如石,不易碎,断面灰棕色,石质;气微,味微咸。以体完整、色青、质坚者为佳。

加工炮制 ❶ 石蟹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
❷ 醋石蟹 取净石蟹置适宜容器内,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或煅至红透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取出晾干,捣碎。每石蟹100kg,用醋20kg。

。【化学】:

主要为碳酸钙。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96

【药性】:

性味 咸,寒。

❶ 《日华子本草》:“凉。”
❷ 《开宝本草》:“咸,寒。”
❸ 《玉楸药解》:“苦、咸,寒。”

归经 肝、胆经。

❶ 《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❷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效 清热利湿,明目去翳,消肿解毒。

主治 目赤,翳膜遮睛,喉痹,痈肿,漆疮。

❶ 《日华子本草》:“解一切药毒,催生落胎,疗血运,消痈,治天行热疾等。 并熟水磨服。”
❷ 《开宝本草》:“主青盲目淫肤翳及丁翳漆疮。”
❸ 《图经本草》:“醋磨,敷痈肿,亦解金石毒。”
❹ 《本草蒙筌》:“平痈扫疹,用醋磨敷。”
❺ 《玉楸药解》:“清心泄热。”
❻ 《全国中草药汇编》:“目赤,角膜云翳,尿路感染,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用水磨汁,6~9g;或入丸、散。

外用:研细点眼或以醋磨涂。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❶ 《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石蟹丸(《卫生家宝方》)退翳明目,去肝热:石蟹、牛膝(酒浸)各90g,地骨皮、枳壳(麸炒)、防风各30g,破故纸(炒)、甘草、木贼、枸杞子、甘菊花、生地黄各15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热汤送下。
❷ 石蟹散(《圣济总录》)治妊娠子淋,日夜频数涩痛:石蟹(碎)1枚,乳香0.3g,滑石45g。上3味研细为散。

每服2g,煎灯心汤调下。

单方应用 《圣济总录》:“治喉痹水浆不入:石蟹,冷水磨饮之,兼涂喉上。”。【医药家论述】:

❶ 刘翰等《开宝本草》:“石蟹生南海。又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著,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漂出。皆细研水飞过,入诸药相佐用之,点目良。”
❷ 程鸾池《医林纂要》:“石蟹咸寒,补心散瘀,去妄热,解金石毒,性味功用仍同蟹而更和平。治天行暴热,明目去翳,平相火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