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目标—途径领导模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目标—途径领导模型

以期望机率模型和对职工的关心程度的模型为依据,以能否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企业领导者效率的一种管理模型。

它是由美国权变理论学派罗伯特·豪斯(Robert J·House)在1976年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1)管理行为只有被职工认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才能被职工接受和欢迎。同时,管理行为只有当它把职工需求的满足同工作成绩联系起来,并通过指导和报酬,使职工确切明确怎样达到目标时,才能起到激励作用;(2)领导上要承认职工存在著工作目标上的需要,并要激起职工的这种需要;(3)领导上要使职工在达到工作目标以后的报酬更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对职工的激励力;(4)通过指引,使达到这个报酬的途径易于买现;(5)当职工的工作规定不够明确时,领导可以通过明确目标,给以支持性的监督,对职工进行训练,使之明确化,从而增加达到工作目标的期望机率;(6)当职工明确“目标-途径”的关系时,领导者要增进对职工个人需要的考虑;(7)要消除职工实现目标的障碍,并增加其个人满足的机会;(8)领导方式有指示式、支持式、成就指向式和参与式四种;(9)领导者采用的领导方式主要取决于权变因素。

权变因素主要包括职工的个人特点和环境因素;(10)没有固定的领导方法,一般凡是增加对职工的关心程度,就能提高领导效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