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皮耶尔·德·芒迪亚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皮耶尔·德·芒迪亚格 【生卒】:1909—1991 【介绍】: 法国作家。 青年时代对考古极感兴趣,到过欧洲和东方旅游,但主要在地中海沿岸游历。他初期写些短篇故事,1943年发表一部散文集《在肮脏的年代》。随后,开始创作诗作,汇成诗集《白垩的年代》(1961)。战后,他遇见布勒东,参加了超现实主义诗人团体,受到超现实主义的绘画艺术的影响尤深。 他发表了两部中篇小说集《黑色的博物馆》(1947)和《狼的太阳》(1951,获得批评家奖)。作家神奇的想象、出色的技巧,博得读者的青睐。1956年,他开始发表长篇小说,《海百合》(1956)写两位姑娘来到海滨度假,寻求男人的性爱,女主人公把色情视为生活与想象的接合点,把男人当作接合的工具。他还受到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 1963年又发表一部长篇小说《摩托车》获得成功,终于被广大读者视为第一流的作家。这部小说写19岁的年轻少妇大清早骑著摩托车去幽会情人,小说充满著现代浪漫色彩。 1967年,他的一部描写非常精致的新作《闲暇》问世,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前几部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游荡好闲的少妇或姑娘,而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却是一位淫荡的男人,他出外经商,在繁忙之余决定偷闲痛快地玩三天,他刚收下妻子的来信,但不想拆看,来到妓院度过风流的三夜。 这闲暇一过,开信一看,才得知儿子车祸身亡,妻子也悬梁自尽,乐极生悲,他也拔枪自杀。70年代后,他转写剧本《伊莎贝拉·姆拉》(1973),以及艺术评论著作《博娜、爱情与绘画》(1971)、《热爱米肖》(1984)。他到了晚年发现自己一生创作中最得心应手还是早期的短篇小说,又出版两个集子《马斯加勒》(1971)和《海浪之下》(1976)。 他继承超现实派的技巧,成功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形成独特的风格。 1985年获得国家文学大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