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百尾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百尾笋 【名称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概况】: 异名 白薇(贵州、四川),白尾笋(百尾参的误写)(贵阳),竹林霄(四川)。 基源 为百合科万寿竹属植物宝铎草的根状茎。万寿竹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8种,药用的有6种。 原植物 宝铎草Disporum sessile(Thunb)D.Don(Uvularia sessilts Thunb.:Disporum uniflorum Baker;Disporum sessile D.Don ssp.flavens Kitag,),又名淡竹花(浙江),竹林消,石竹根(四川、甘肃)。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较短而匍匐,肉质。 茎直立,高30~80cm,上部具叉状分枝。叶片长圆形或卵形,长4~15cm,宽1.5~9cm,背面脉上和边缘有乳头状突起,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有短柄或近无柄。花黄色或白色,1~5朵著生于分枝顶端;花梗长1~2cm;花被片倒卵状披针形,长2~3cm,上部宽4~7mm,下部渐窄,内面有细毛,基部有长1~2mm的短距;雄蕊内藏,花丝长约15mm,花药长4~6mm;花柱长约15mm,具3裂而外弯的柱头,浆果椭圆形或球形,直径约1cm,具3颗种子。种子直径约5mm,深棕色。 花期3~6月,果期6~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5卷.51页.图版1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2500m的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东、西南、河北、陕西、湖南、广东、广西。。 【生药】: 栽培 宜阴凉湿润环境。 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为好。用分株繁殖,在冬季结合收获,将老兜挖起,掰分成数兜,每兜有芽1~2个;剪去茎杆及部分须根,作种栽。按行株距各22~26cm开穴栽植深7~10cm,每穴栽1株,栽后填土踩紧,浇水或人畜粪水后再盖土。 栽后每年需注意中耕除草与肥、水管理。 采集 夏、秋间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产于贵州、四川。 鉴别 根茎多分枝,顶端有疙瘩状茎基。单个块根长条形,弯曲,长15~30cm,直径约3mm,表面棕黄色。质硬脆,易断,断面平整,中间有黄色柔韧的木心,周围浅黄白色。 气无,味淡而粘。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全草含皂甙和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23 【药理】: 用4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制剂(Ⅰ、Ⅱ、Ⅲ、Ⅳ),给麻醉蛙sc,(37.58/kg)有明显的强心作用;Ⅱ、Ⅲ、Ⅳ给麻醉兔iv(4.96g/kg和9.38g/kg)也有同样效果;犬用Ⅲ、Ⅵ,iv(4.69、9.38和14.1g/kg)能使心音显著增强,心率减慢较其他强心甙明显;Ⅲ大量(14.1g/kg)注射时出现过早搏动,呕吐和排便,给药7~12d内有食欲减退,反应迟钝,轻度共济失调。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863 【药性】: 性味 甘,平。 ❶ 《草木便方》:“温。” 功效 润肺止咳,健脾消积,舒筋活血。 主治 虚损咳喘,痰中带血,肠风下血,食积胀满,筋骨疼痛。 ❶ 《草木便方》:“治劳伤气血虚损,耳鸣,清火化痰,消气肿痞满积聚。”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研粉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贵阳民间药草》:“接骨:百尾笋、小冬瓜,野葡萄根,泽兰,加酒共捣烂包伤处。” 单方应用 ❶ 《贵阳民间药草》:“治咳嗽,痰中带血:百尾笋15g,蒸冰糖服。” 食疗 ❶ 《四川中药志》:“治肺气肿:竹林霄,白鲜皮,鹿草,炖鸡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