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百家争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为数众多的不同学派争相辩论的活跃局面。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斗争非常激烈,经济发展空前繁荣。这些对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有著深刻影响。人们对于各种社会变革、社会问题,都有各自的愿望和要求、态度和主张。在当时的思想文化领域里,“士”的阶层特别活跃。

“士”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通称,他们带著不同的理论方略,走公室,进私门,游说当权者,希望得到任用。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纷争时期,各诸侯国都竞相招揽大批的“士”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

“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时的“士”可以各持一说,在诸侯国间奔走游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人才流动的相对自由。

另外,从孔子开始,广收门徒创办私学的风气日益盛行,许多学派由此产生,也涌现不少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春秋战国时代的各个学派,即所谓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

他们大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评析各种社会问题。诸子百家之间既互相辩难、批判,又彼此影响、渗透。

这种自由讨论、相互学习的空气,很有利于当时学术文化的发展。通常所说的百家,据西汉初期的司马谈说,主要是指“阴阳”、“儒”、“墨”、“法”、“名”、“道”六家。

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的班固则认为诸子百家主要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百家争鸣局面随著秦统一六国而基本结束。百家争鸣对于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它促进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