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文学和艺术》maozedong lun wenxue he yishu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编辑出版了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文章著述,取名为《毛泽东论文艺》,1964年第2版出版,改名为《毛泽东论文学和艺术》。书中有的是毛泽东写的专题文章,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等,有的则是从毛泽东的文章中节选的,各篇题目是编者所加,如《神话与现实》、《关于文风问题》、《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等。全书共收录毛泽东的文章及节选17篇,约81000字。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而且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与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等文章中,对文艺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作了系统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阐释的文艺一般规律大致有4个方面。关于文艺的社会本质。他认为文艺作为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受经济基础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并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伟大影响。在《讲话》中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关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并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关于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文艺创作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毛泽东提出“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的论断。它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但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文艺和政治同属于上层建筑,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毛泽东还对文艺的特殊规律作了阐述:他认为,文艺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独特之处,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反对“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写哲学讲义”,我们不但需要生活美,而且需要艺术美。毛泽东还吸收恩格斯关于艺术典型的理论,提出在观察、分析、研究“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的基础上,“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关于内容和形式问题,在《讲话》中提出“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批评坚持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文艺批评是艺术竞争的主要方式。在文艺的发展上,提出对待民族文化遗产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同时要批判地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有用的东西,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总之,毛泽东关于文艺的论述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