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论教育maozedong lun jiaoyu
主要观点有:
❶教育要与政治、经济相适应,为党的总任务服务。“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新民主主义论》)正是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的总任务,毛泽东为党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教育工作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1958年又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❷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一贯主张受教育者要全面发展,又红又专,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而且一贯要求青年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需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时事政治。同时,他还强调要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在学校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❸各级学校要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早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就提出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把“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作为抗日军政大学办学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他一再倡导开展勤工俭学、半工(农)半读。认为不仅学生要搞勤工俭学,教师也要搞。不知道实际,老讲书本上的道理怎么成?
❹要发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事业。“列宁说过:‘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我国现在文盲这样多,……这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毛泽东曾提出“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扫除青年和壮年中的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村办学应当采取多种形式,除了国家办学以外,必须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
❺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毛泽东曾指示,省、地、县委三级第一书记要管教育,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不容许的。“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 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他强调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的政治水平如何。
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走自己的道路。“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❼“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我国的艰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分子为它服务。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同时,知识分子也要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在晚年也还提出过“阶级斗争是主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工人宣传队要永远领导学校”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