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叠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叠布 即棉布。又称叠布,白亵,緤布。其名首见于《魏书·西域传》“康国”条:“其王索发,冠七宝金花,衣绫、罗、锦、绣、白叠。”唐朝时中原对其知之更详。僧人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卷四《大般若经》卷三“音义”称:“白叠,其草花絮,堪以为布。”卷三十四《转女身经》“音义”称木棉,其花如柳絮,“土俗皆抽捻以纺成缕,织以为布,名之为叠”。《新唐书·西域传》“吐火罗”称其“俗翦发。被锦袍,贫者白叠”。考古发现东汉时新疆已能种植草棉。1959年,在民丰县北面沙漠中发掘的一座东汉合葬墓中,见有两块用作食单的蓝白印花布。南北朝时西域植棉业发展。20世纪初及6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此一时期的棉织物、棉线、棉织口袋等。出土的文书中还有交换緤布的记载。从唐末以后各代,西域常向中原进贡白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