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
瘘管是指沟通体表与脏器或两个脏器之间的管道。前者称外瘘,后者称内瘘。属中医“漏疮”、“鼠疮”范畴。 〔病因病理〕 瘘管多因外伤、手术或肿瘤侵袭导致。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气血亏虚所致。 〔诊断要点〕 1.既往外伤、手术或肿瘤等病史。 2.根据分泌物的性质确定病位。 3.根据解剖部位确定病位。 4.通过X线造影或注入美蓝了解瘘管行径分支及解剖关系。 〔鉴别诊断〕 窦道是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管,没有内口。 〔辨证分型要点〕 气血亏虚:瘘管久不愈合,面色无华,少气乏力,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气血亏虚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黄芪30g 党参25g 茯苓30g 白术15g 当归15g 川芎10g 白芍15g 熟地15g 甘草10g 〔加减〕纳差,加焦楂15g,神曲15g。 (二)内服中成药 人参归脾丸,1丸/次,3次/日。 (三)外治疗法 1.挂线疗法:适用于体表表浅外瘘。 2.参见“窦道”有关内容。 (四)单方验方 1.白芨散:白芨3g,黄芪3g,黄芩2g,三七2g,共研末,日3次口服。 2.瘘膏:铜绿20g,天灵盖40g,冰片10g,共研细末,胆汁100g,将上药混合煎熬成膏,外用。 二、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抗感染。 2.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二)手术治疗 〔调护与预防〕 1.饮食清淡。 2.保持引流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