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疮黄疔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疮黄疔毒 中兽医病名。 家畜体表以局部肿胀、温热疼痛、化脓为特征的几种外科病症的总称。根据《司牧安骥集》、《元亨疗马集》的记载,凡气滞血凝,形成痈肿,局部化脓者为疮;凡血离经络,瘀滞于肌肤内,软而不痛者为黄;凡坚硬根深,形似针状的鞍伤为疔;凡硬而多痛,不易愈合的恶疮为毒。 疮:可分为阳疮、阴疮。阳疮局部热痛肿胀明显,脓汁黏稠,肉芽红润,容易收口。 治疗时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法。脓未形成时,宜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内服仙方活命饮(金银花、当归、陈皮、防风、白芷、甘草、浙贝、花粉、乳香、没药、皂角刺、炮甲珠、赤芍)。外涂雄黄散。 脓成未溃时,应托脓外出,内服透脓散。脓汁已形成时,应及时开刀排脓。阴疮局部热痛肿胀不明显,脓汁清稀,肉芽暗红或黄白色,不易收口。初期漫肿平塌时应温通经脉,促其消散。 内服阳和汤。如经久不溃时,或溃后疮口肉色灰暗,应补阳托毒。内服托里消毒散(党参、川芎、黄芪、当归、白术、金银花、茯苓、白芷、皂刺、桔梗、甘草);外用生肌玉红膏。若疮毒内陷,宜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内服清营汤(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门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黄:在《元亨疗马集》中记载有36种。 其中恶黄12种,普通黄24种。涉及内科、外科和传染科等多种疾病。 恶黄病情复杂,多有全身症状。 相当于现代兽医学的炭疽。较难治愈。普通黄仅皮肤局部出现肿胀,无全身症状。 初起硬肿,后变柔软,刺破,流黄水。相当于现代兽医学的淋巴外渗。 治宜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内服消黄散。 疗:可根据鞍伤感染的发展阶段及损伤程度施冶。 毒:可分为阳毒和阴毒。 阳毒多发生在两前膊、梁头、脊背及四肢外侧出现肿块,大小不一,发热疼痛。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溃后宜排脓生肌。 阴毒多发生在胸腹下侧或四肢内侧出现瘰疬结核,形如连珠,不发热,不易化脓。 治宜消肿解毒,软坚散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