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甜瓜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甜瓜子

【概况】:

异名 甘瓜子(《别录》),甜瓜仁、甜瓜瓣(《本经逢原》)。

基源 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的种子。

原植物 甜瓜Cucumis melo L.

余项参见“甜瓜”条。

。【生药】:

采集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药材主产于山东、河北、陕西、河南、江苏。

鉴别

性状 种子扁平长卵形,长6~9mm,宽2~4mm,厚约1mm。一端稍尖,有不明显的种脐,另端钝圆。

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平滑,在扩大镜下可见表面有细密纵向纹理。质较硬而脆,胚乳白色,膜质。

子叶类白色,富油性。气无,味淡。

以黄白色、颗粒饱满者为佳。

显微 粉末黄棕色。 ❶ 种皮外侧石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淡黄绿色或近无色。大多延长呈类长方形,长条形或长圆形,也有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波状弯曲或呈多个瘤状突起,直径5~58μm,长33~215μm,壁厚2~17μm,层纹较明显,纹孔圆点状或斜裂缝状。

❷ 种皮内侧石细胞成群,金黄色。断面观细胞2~3列,呈类圆形,壁甚厚,细胞界限不明显,层纹及孔沟隐约可见;表面观呈类长方形,壁深波状弯曲,彼此嵌合紧密,直径27~83μm,长约至164μm,壁厚7~20μm,层纹较明显,纹孔裂缝状或点状,孔沟隐约可见。
❸ 星状细胞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也有与内侧种皮石细胞相连结。

形状不规则,具多个短分枝状突起,直径约25μm,壁稍厚,木化。

种孔处星状细胞壁较厚。
❹ 种皮下皮细胞单个散在或成片。表面观呈长方形、类长圆形、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扁平,直径11~43μm,长约至95μm,垂周壁稍厚,细波状弯曲,或呈短小突起,与邻细胞相接形成明显圆形细胞间隙,有的具网状增厚,纹孔稀疏,圆点状或长圆形。另外可见子叶细胞、内胚乳细胞。

(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565页.图27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球蛋白、谷蛋白、半乳聚糖、葡萄糖、树胶、树脂和脂肪油。脂肪油中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的甘油酯、卵磷脂、胆甾醇等。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15

【药性】:

性味 《纲目》:“甘,寒。”

功效 散结,消瘀,清肺,润肠。

主治 腹内结聚,肠痈,咳嗽口渴。 ❶ 《纲目》:“清肺润肠,和中止渴。”
❷ 《中药志》:“跌打瘀血,肠痈,咳嗽口渴。”
❸ 《别录》:“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壅要药。”
❹ 《本草拾遗》:“止月经太过,为末去油,水调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内蒙古中草药》:“治肺脓疡,咯脓血:芦根30g,甜瓜子15g,桔梗9g,甘草9g,水煎服。”
❷ 江西《草药手册》:“治肠痈已成,小腹肿痛,小便似淋或大便难涩下脓:甜瓜子15g,炒当归30g,每用9g,水150ml,煎100ml服。”
❸ 《湖北中草药志》:“治肠痈:甜瓜子、红藤各30g,丹皮、桃仁、大黄(泡)各10g。水煎服。


❹ 《湖北中草药志》:“治肺脓疡:甜瓜子、苇茎、鱼腥草、薏仁米各30g,桃仁1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❶ 《开宝重订本草》:“治肠痈,肺痈,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口渴:甜瓜子9~15g,煎服。”
❷ 《中药志》:“治肠内结聚,肺热咳嗽,肺脓疡,阑尾炎:甜瓜子9~30g,煎服。”
❸ 《宁夏中草药手册》:“治闪腰岔气:甜瓜子30g,研末,每服6g,日2次,黄酒送服。”
❹ 《山西中草药》:“治支气管炎,大便不畅:甜瓜子60g,研末,每服6g,开水送服,每日2次。”
❺ 《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跌扑瘀血:甜瓜子9g,研粉,黄酒送服。”
❻ 《食物药用指南》:“治口臭:甜瓜子20g,炼蜜为丸,重9g,每早晚漱口后,含化1丸。”
❼ 河南中医 1985;(3):“治十二指肠溃疡:甜瓜子20~30g,晒干,捣碎,加水400ml,佐蜂蜜适量,煎煮20分钟,温服,日服2次,1月为1疗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