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瓷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瓷器 制瓷工艺品的总称。 由陶器发展而来,为我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陶器一般是由易熔粘土(含少量的陶土)烧制的,烧制温度较瓷器低,一般不超过一千度,器表多不施釉。瓷器则是由瓷土为胎骨,瓷土是一种由石英、绢云母组成并含有若干高岭石、长石等岩石状的矿物,表面施以高温玻璃质釉,经12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质地纯洁坚硬,敲击有金属声。 瓷器的造型与纹饰多种多样,并与瓷质巧妙结合,形成一种观赏和实用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品。 我国早在商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釉瓷器,到东汉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宋代时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 元、明、清时烧制成功青花、釉里红等名品,并出现了制瓷业中心景德镇,标志著我国瓷器生产的繁荣和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