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莹 【性别】:女 【生卒】:1913.3.8—1974.3.3 【介绍】: 原名喻志华。 安徽芜湖人。幼年因不堪童养媳之苦,逃亡长沙,改名王克勤。1928年在湘雅医院护士学校学习期间,因替我党递送情报而受通缉。于是经南京逃往上海,改名王莹。 1929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主演《炭坑夫》。1930年起,相继在中国公学和复旦大学文学系读书,为复旦剧社主要演员,主演《少奶奶的扇子》等,表演细腻深沉,富于激情,深受观众喜爱。 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曾四次被逮捕入狱。1932年起,相继参加艺术剧社、辛酉剧社、联合剧社、四十年代剧社、明星电影公司和电通公司等戏剧和电影组织,主演了《压迫》、《塞上风云》、《放下你的鞭子》、《夜光杯》、《卢沟桥》、《台儿庄之战》等宣传反帝反封建和抗日救亡的话剧。 特别是主演《赛金花》,轰动一时。她还主演了《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录》、《同仇》和《自由神》等影片。 1934年去日本留学,研究日本的戏剧和电影。1935年回国后,继续从事话剧演出。 1936年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抗战爆发后,参加组织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在十五个省区巡回演出,向前线士兵和农民宣传抗日。在这期间,她与金山合写了话剧《台儿庄之战》,并与其他剧作者合作,写了许多宣传抗战的小戏。 1939年任新中国剧团副团长,率队在香港、南洋一带为侨胞及国外人士进行募捐演出,资助抗战。 1942年由重庆去美国,在贝满学院、耶鲁大学、邓肯舞蹈学校读书。她应美国政府邀请,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 曾任美国民间组织东西文化协会董事,兼该会中国戏剧部主任及中国剧团负责人,在美国各地演出抗战戏剧。她曾协助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写作《朱德传》,还创作了长篇小说《宝姑》。1954年底回到祖国。后以在美国的经历为题材,写成长篇小说《两种美国人》。 1956年先后在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处任编剧,1974年被江青迫害含冤死于狱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