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皋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皋陶陶(—yao)

传为少皞氏后裔、东夷族首领。皋亦作或皞。又作咎陶、咎繇。偃姓。尧时曾任掌管刑法的狱官,善治狱。相传他有一只名为觟𧣾(xe zhi)的一角之羊,能察罪人,依靠此羊神力,他决狱明白,察于人情,终至天下大治。禹继舜位后,他继续受重用,传禹曾举他为继承人,因先禹而死,作罢。其活动据点初在奄(今山东曲阜),后代散居江淮间,形成偃姓集团,建立了英、群舒、六等小国,入春秋,相继被楚国攻灭。

皋陶

一作咎繇。傳説爲東夷族首領,偃姓。相傳舜任爲掌管刑法的官,後被禹選爲繼承者,因早死,未繼位。《文選》揚雄《解嘲》:“家家自以爲稷契,人人自以爲皋陶。”《漢書》作“咎繇”。馮衍《顯志賦》:“皋陶釣於靁澤兮,賴虞舜而後親。”

皋陶

《皋陶》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同上又:“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又,《史记》卷二《夏本纪》:“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又,《书·皋陶谟》记禹与皋陶对话,皋陶陈述知人、爱民、九德等治国理天下的道理,深得舜与禹的赞许。此也见于《史记·夏本纪》。

【释义】皋陶在尧时已被举用,舜时令他为大理,专管天下刑赏,他很有才能,很公平,天下百姓都“伏得其实”。禹即位后,举皋陶,将授政予他,可惜早卒,未得大用。

【例句】①皋陶既举不仁远,四皓出而汉祚安。(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四出《堂试》〔红衲袄〕)是指舜举皋陶为大理,则不良之辈远窜,不敢犯事。②臣不敢奉先君诏,德不及夔龙禹稷,才不及伊尹皋陶。(郑光祖杂剧《辅成王周公摄政》第二折〔耍孩儿〕)周公谦让,说自己无有皋陶那样的才能。

皋陶

皋陶

人名。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偃姓。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即位。春秋英、六等国是其后代。《鲁颂·泮水》五章:“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郑《笺》: “淑,善也。囚,所虏获者。僖公既伐淮夷而反,在泮宫使武臣献馘,又使善听狱之吏如皋陶者献囚。”

☚ 倌人   徐国 ☛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擊樂器部 > 鑼鼓 > 臯陶
臯陶  gāotáo

亦稱“𩋃”。即鼓框。《周禮·考工記·韗人》:“韗人爲臯陶。”鄭玄注:“鄭司農云:韗,《書》或爲𩋃。臯陶,鼓木也。玄謂:𩋃者,以臯陶名官也。𩋃則陶字,從革。”賈公彦疏:“先鄭知臯陶鼓木者,以上言爲臯陶,下即云長六尺有六寸,鼓木之事明。臯陶即是長六尺六寸者,故知也。”《集韻·平豪》:“𩋃,鼓木也。《考工記》韗人爲臯𩋃。”

皋陶

皋陶

狱官或狱神的代称。明·沈鲸《双珠记·处分后事》:“误婴缧绁属皋陶,咫尺天光不照。”

☚ 狱官或狱神   刻木 ☛

皋陶/刻木/院长/禁牌/南冠/蚁贼

☚ 刀笔贾竖   皋陶 ☛

皋陶gāo yáo

〖名词〗
人名。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4)。《刑赏忠厚之至论》: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在唐尧的时候,皋陶做刑官。《刑赏忠厚之至论》: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所以天下人惧怕皋陶执法坚决。《刑赏忠厚之至论》: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为什么唐尧不听从皋陶杀人的意见?

皋陶

相传为舜的臣,掌刑法。《吕氏春秋·君守》:“~作刑。”

皋陶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舜、禹时期掌管刑事惩罚的官吏。《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


皋陶gao高yao遥

传说中古代法官的始祖。少皡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一作咎繇,偃姓。尧、舜两代大臣。《史记·五帝本纪》:“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kui奎)、龙、倕(Chui垂)、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舜帝时,皋陶任掌管刑狱的士,即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唐律疏议·名例》:“尧舜时,理官则谓之为‘士’,而皋陶为之。”皋陶首创建造监狱。《唐律疏议.断狱》:“皋陶造狱。”《广韵》:“狱皋陶所造。”中国古代监狱中都挂有皋陶的画象,狱吏、狱卒将皋陶奉为狱神而祭祀之。

皋陶

114 皋陶

传说为尧舜时代司法官。亦作咎繇,姓偃,又名大业,字庭坚。原是黄淮地区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尧时被聘担任大理,舜时又被任命为士,均属司法审判官。其职责是对内惩治“寇贼奸宄”,对外防范“蛮夷猾夏”。舜时,还受命制作刑书,史称“皋陶造律”。《左传》引《夏书》有“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的记载,当是其刑书内容之点滴。其刑法观点以“安民”为宗旨,视刑法为辅佐德治之工具,认为刑法之目的在刑期无刑。在法律具体问题上,提出“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眚灾肆赦”、“怙终贼刑”等原则的渊源,尤其是“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的思想,影响古代法律极为深远。后世多奉其为中国法官之始祖,自汉以后,甚至各县、州之狱皆立庙祀奉。

☚ 人物   周公 ☛

皋陶

又称“咎繇”(音由),相传系东夷族部落的首领,虞舜时曾担任士(司法官)的职务。《尚书·舜典》:“帝曰:“皋陶,汝作士”。早期典籍记载皋陶是刑狱的创始者,所谓“皋陶造狱”,“皋陶作刑”。《左传》引《夏书》说:“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皋陶

传说中少皞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一作咎繇,偃姓。活动据点在奄(今山东曲阜)。相传曾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春秋时英、六、群舒等国是其后代。

皋陶

人名,一作咎繇。传说生于曲阜;偃姓。舜臣,掌刑狱。禹继位后以皋陶最贤,荐之于天,想让位于皋陶,未及禅,早卒。春秋时英(蓼)、六等偃姓国为其后裔。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