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狗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狗肉

【概况】:

异名 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基源 为犬科犬属动物狗。犬属全世界约6种。

中国仅1种。药用其肉。

原动物 狗Canis familialis L.

形态 狗体型大小及毛色随品种而异。一般的狗体格匀称,颜面部向前突出成口吻,吻长尖。

口裂深,齿常外露,齿锐利,犬齿特别发达。眼呈卵圆形。

两耳或坚或垂。四肢矫健,前肢5趾,后肢4趾,有爪,但爪不能伸缩。

尾呈环形或镰刀形,有丛毛或只具短毛。

生境与分布 狗为肉食性动物,性凶猛,但由于长期驯化的结果,已变为杂食性动物。

狗的视觉、听觉及嗅觉都极灵敏,记忆力强且奔跑迅速。中国各地均有饲养。。

【化学】:

狗肉含嘌呤类0.0027%,肌肽(Carnosine)0.109%。

新鲜狗肉含肌酸(Creatine)0.266~0.472%。又含固形物25.2%,水分74.8%,K0.325%,Na0.049%,Cl0.028%。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418

。【药性】:

性味 咸,温。

❶ 《别录》:“咸、酸,温。”
❷ 《日用本草》:“咸、酸,平。”
❸ 《医学入门》:“咸、酸,有毒。”

归经 入脾、胃、肾三经。 ❶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命门。”
❷ 《本草求真》:“入脾、胃、肾。”

功效 补中益气,温肾助阳。

主治 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

❶ 《别录》:“主安五脏,补绝伤。”
❷ 《食疗本草》:“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❸ 《日华子本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
❹ 《本经逢原》:“治败疮稀水不敛。”
❺ 《医林纂要》:“补肺气,固肾气,壮营卫,强腰膝。”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使用注意 热病后忌服。 ❶ 《本草经集注》:“有当陆,勿食犬肉。”
❷ 《纲目》:“热病后食之,杀人。”
❸ 《本草经疏》:“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凡病人阴虚内热,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天行病后尤为大忌,治痢亦非所宜。”
❹ 《本草备要》:“畏杏仁。恶蒜。

”。【临床应用】:

食疗 ❶ 《纲目》:“治虚寒疟疾:黄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
❷ 《世医得效方》:“治痔漏:熟狗肉蘸盐汁,空心食。”
❸ 《食医心镜》:“治脾胃冷弱,肠中积冷,胀满刺痛:肥狗肉250g,以米、盐、豉等煮粥,频吃1、2顿。”
❹ 《食医心境》:“治气水膨胀浮肿:狗肉500g,细切,和米煮粥,空腹吃,作羹臛吃亦佳。”
❺ 《动物脏器食疗验方》:“治消化性溃疡:狗肉100g,干姜10g。将狗肉切薄片,砂锅中放入干姜,葱,盐,油做汤。文火煮沸,改用武火,边煮边投入狗肉片,再煮2~3沸即可,趁热炊用,食肉喝汤。

1周1疗程。”。【医药家论述】:

❶ 李时珍《纲目》:“脾胃属土,喜暖恶寒。犬性温暖,能治脾胃虚寒之疾,脾胃温和,而腰肾受荫矣。若素常气壮多火之人,则宜忌之。


❷ 张璐《本经逢原》:“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但食后必发口燥,惟啜米汤以解之。败疮稀水不敛.日啖狗肉最佳。

痔漏人岁久不愈,日食自瘥。凡食犬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妄语如狂,或洞下泄,以杏仁30g,合皮熟研,沸汤600ml和取汁,分三服,利下大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