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牡荆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牡荆叶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基源 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牡荆的叶。 原植物 牡荆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Sieb.et Zucc.)Hand.-Mazz.(V.cannabifolia Sieb.et Zucc.;V.negundo L.f.intermedia Pei) 余项参见“牡荆子”条。 【生药】: 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为掌状5出或3出复叶,暗绿色;叶柄长2~5cm,有细沟纹,密被灰白色或淡褐色短绒毛。 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6~9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表面叶脉被细毛,下表面主脉明显突起,脉上毛较密。中间3片小叶有小叶柄。气香,味微苦辛。以色绿,气香浓者为佳。 。【药理】:❶ 祛痰、镇咳、平喘作用 叶油乳剂0.52~1.72g/kg小鼠ig,有显著的祛痰作用;叶油1.04g/kg小鼠ig,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叶油1.0g/kg1次ig,对豚鼠因组胺引起的抽搐,有一定的平喘作用[1,2]。 ❷ 镇静作用 叶油小鼠ig,并有安静,活动减少,嗜睡现象,并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1.2]。 毒性 叶油小鼠ig的LD50为8.68ml/kg;叶油乳剂小鼠ig的LD50为5.2g/kg。 叶油乳剂小鼠ip的LD50为0.34±0.24g/kg[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912 [2] 中药药理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25 。【药性】:性味 辛、苦,平。 ❶ 《别录》:“苦,平。” 功效 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 主治 风寒感冒,痧气腹痛吐泻,痢疾,风湿痛,脚气,流火,痈肿,足癣。 ❶ 《别录》:“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徐州《单万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血丝虫病急性期,怕冷发热,肢体起红线或片状红肿(流火):青蒿30g,牡荆叶、威灵仙各15g。水煎服.1日1服” ” ” 单方应用 ❶ 简明中医辞典》:“治感冒发热,风湿痛,中暑腹痛吐泻:牡荆叶9~15g。水煎服” ” ” ⒀浙江医学 1962;(6):“治头癣:鲜牡荆叶500g,加水1kg,浸泡15分钟后过滤,用滤液洗头5~8分钟,每日1次;或用鲜叶250g捣烂,涂擦患处,每日2次。洗擦后头部用布包扎。 一般洗擦4天后头皮痒感消失,脓疱、糠皮状鳞屑减少,2个月后长发。” ⒁中医杂志 1963;(8):“治脚癣:牡荆叶250g,置面盆中,加开水浸没药为度,浸泡水呈浅绿色时,加温水至半盆;然后将两脚浸于药液中5~6分钟,擦干。每晚睡前1次,一般浸洗5~6次后即可痒止而愈。亦可用鲜牡荆叶捣汁涂擦患处,每日1~2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