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党争
唐穆宗至宣宗间(821-859)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牛党首领为牛僧儒、李宗闵,李党首领为李德裕。元和三年(808)制科考试时,牛僧儒、李宗闵、皇浦湜在对策中指陈时弊,无所避忌,被主考官录取。当朝宰相李德裕之父李吉甫以为不利于己,遂贬逐考官,应试直言者久不调用,牛、李等人遂迁怒于李德裕。牛党成员以科举得官,故主张朝廷显官须由科举选拔。 李党首领李德裕出身赵郡巨族,认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牛党对藩镇势力姑息迁就,于朝廷对藩镇用兵取阻挠和消极态度。 李党则主张抑制之,在李德裕主持下,坚决平定了昭义镇的叛乱。文宗时牛李两党激烈角逐,互有进退。牛党执政,尽排李党;李党上台则反其道而行之;两党共同执政则互相攻忤不已,必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宣宗即位后,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极力拔擢本党人物,牛僧儒被召还朝,将李党官僚贬逐殆尽。 大中四年(850)李德裕死于崖州贬所,近40年的两党斗争方告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