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 火炬
火把huǒbǎ 火炬huǒjù 名词。 指夜间点火照明的竹篾条或一端扎上棉花、蘸上油的棍棒。 “火把”强调有适于手执持的柄。 例如:“天太黑,路又滑,点两枝火把吧”;“谁第一个从祭司手中获取火把并点燃祭坛上的圣火,胜利和荣誉便属于谁”;“五十三个民族的一千五百多名学生,今晚……燃起火把,捧著哈达,跳著民族舞蹈,举行了庆祝游行”(《人民日报》,1981.10.19)。 “火炬”常含有“象征胜利、英武或革命”的意味,带庄重的态度色彩。 例如:“参加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王震同志把火炬授予毛仪群,并亲自点燃火炬”;“在这一片绚丽而灿烂的火光中,能叫人想起多少美好的往事:夏令营的营火晚会,……中学里的火炬接力赛”(《当代》,19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