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兀儿❶古代波斯人对蒙古人的错译,又作“莫卧儿”。14—15世纪伊斯兰著作对生活在塔什干以东、哈密以西一部分保持游牧生活的蒙古人之称呼。元至正七年(1347),这部分蒙古人在西域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并逐步完成突厥化过程。 ❷见“村子察台”。 蒙兀儿蒙古语mongghul (忙豁勒,即蒙古)一词之误译。源于波斯作家将此词音译为moghul。明末耶稣会士利玛窦绘制《山海舆地全图》时,将moghul音译为“莫卧尔”;近人屠寄译为“蒙兀儿”,以为即“蒙古”,误。应据mongghul本音转译为“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