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府丹
【方源】: 《普济方》卷四十三引《旅舍方》。 【异名】: 火府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绛宫丸(《鸡峰》卷十八)。 【组成】: 生干地黄(焙)四两 黄芩(去黑心)木通(锉)各二两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后温米饮送下;大段热燥,新汲水送下。小儿化破服,丸数临时加减。 。【功用】: 引化热气,调顺血脉。 【主治】: ❶ 《普济方》引《旅舍方》:上焦热结,心肺壅滞,面赤心忪,口干头昏。 ❷ 《本事方》: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 【方论选录】: 《本事方释义》:生地黄气味苦微甘微寒,入手足少阴;木通气味苦平,入手太阳,能泄丙丁之火;黄芩气味苦平,入手足少阳、阳明。 此因火邪内伏,致神识如惊,小便短涩。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小肠为火府,非苦不通,泄其府则腑自安矣。 。【临证举例】: 渴 《本事》:壬戊年一卒病渴,日饮斛水,不食者三月,心中烦闷,时已十月。 予谓必心中有伏热,与此丹数服,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越二日,渴止,饮食如故。 此本治淋,用以治渴,信知用药要在变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