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胎
病名。 ❶ 见清·竹林寺僧人《竹林女科证治·安胎上·滑胎》“妊娠有三四月而堕者,有屡孕屡堕者,由于气血不充,名曰滑胎。”指多次妊娠而胎堕。多因脾肾双虚,胎失系载;或气血虚弱,胎失载养;或阴虚血热,胎元失固等所致。症见屡孕屡堕,连续发生三次及三次以上堕胎或小产者。 脾肾双虚者腰痠耳鸣,神疲肢倦;气血虚弱者面色萎黄,头晕心悸;阴虚血热者潮热颧红,形瘦口干。此病今称习惯性流产。 《诸病源候论》称数失子,数堕胎。参见该条。 ❷ 指妊娠晚期或临产之时,因胎儿过大,或秽露早下,致临产艰难,用药物使之滑胎易于生产的一种治疗方法。见唐·孙思邈《惫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养胎第三》“滑胎令易产方,车前子一升,阿胶八两,滑石二两。”即易产滑胎。详见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