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神益气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神益气汤 【方源】: 《脾胃论》卷下。 【异名】: 益气汤(《普济方》卷二十五)。 【组成】: 茯苓 升麻各二分 泽泻 苍术 防风各三分 生姜五分 青皮一分 橘皮 生甘草 白芍药 白术各二分 人参五分 黄柏一分 麦门冬二分 五味子三分 【用法】: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稍热服。 【主治】: 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 【方论选录】: 茯苓、升麻、泽泻、苍术、防风,此药能走经,除湿热而不守,故不泻本脏。补肺与脾胃本气之虚弱,青皮、橘皮、生甘草、白芍药、白术、人参,此药皆能守本而不走经,不走经者不滋经络中邪,守者能补脏之元气。黄柏、麦门冬、人参、五味子,此药去时令浮热湿蒸。火炽之极,金伏之际,而寒水绝体,于此时也,故急救之以生脉散除其湿热,以恶其太甚。肺欲收,心苦缓,皆酸以收之;心火盛则甘以泻之,故人参之甘,佐以五味子之酸,孙思邈云:夏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是也。麦门冬之微苦寒,能滋水之源于金之位,而清肃肺气;又能除火刑金之嗽,而敛其痰邪;复微加黄柏之苦寒,以为守位滋水之流,以镇坠其浮气,而除两足之痿弱也。 【临证举例】: 脾胃病 戊申六月初,枢判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增剧。此当于脾胃肺之本脏,泻外经中之湿热,制清神益气汤主之而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