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涅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涅槃 佛教术语。 音译“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灭”、“灭度”、“寂灭”等。指众生通过修持超脱了生死轮回,不再受烦恼、欲望的折磨,灭绝苦因苦果,进入精神自由自在的最高理想境界。 涅槃思想在古印度的一些宗教里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佛教沿用并有不同的解释。据佛经载有60多种不同称谓。原始佛教认为,众生因烦恼和思想行为(业)而起诸惑,涅槃则是对这些惑所作的彻底断灭。它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经验、超越苦乐、不可思议、不可言传的实在,故佛陀把它放在灭谛里加以论述。小乘佛教视涅槃为“虚无绝灭”,以“灭身灭智、捐形绝虑”为特征,实指身心俱无、一无所有的彻底死亡。并把涅槃分为二种:有余涅槃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已无,但生命仍然存在,没有断绝生死;无余涅槃指生死已灭的彻底死亡。 大乘佛教反对小乘的说法,认为涅槃应在世间而不在出世间得到,因此摆脱了世欲的认识,显示了佛法的“常住不变”的真理即为涅槃,“诸法实相即是涅槃”。并宣称涅槃应具有“常、乐、我、净”四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无垢、快乐八德性。 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主张,但各派一致承认涅槃是一种宗教修持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和目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