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下水临界深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下水临界深度critical depth of ground-water table在一年中地面蒸发最强烈的季节,不致引起土壤表层开始积盐的地下水位埋藏深度。是研究盐渍土形成和防治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术语最早是1914年由俄国人布舒耶夫(М.М.Бушузев)提出的,1931年经波勒诺夫(Б.Б.Полынов)研究,在土壤盐渍化的形成与地下水密切有关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认为地下水面与土壤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一数值时,土壤表面开始积盐,这个数值即为地下水临界深度。地下水中的盐分是藉土壤毛管上升水向表土累积,因此,为使土壤不发生盐渍化的地下水临界深度,应等于土壤最大毛管上升高度加上耕作土层的厚度,可用下式计算:Hk=H+a式中:Hk为地下水临界深度;H为土壤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a为附加高度(一般为耕层厚度)。 地下水临界深度critical depth of groundwater在干旱季节不致引起作物主要根系分布层土壤积盐、危害作物生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在地下水矿化度很小的地区,可把不引起耕作层土壤积盐的地下水埋藏深度作为地下水的临界深度。影响临界深度的主要因素有:降雨、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土壤质地、结构、剖面构造等土壤因素;植物耐盐性能、植被覆盖程度、耕作方法等农业因素。各地情况不同,地下水临界深度也不一样,要根据当地的科学实验成果和生产经验确定。 地下水临界深度为防止土壤盐渍化,必须保持的地下水位离地表的最小距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