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分析
在生产可能性集合的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称活动分析。 设Y为生产可能性集合,则y∈Y就是一个可行的生产计划。在活动分析中称y为一个(生产)活动或生产过程。对一个具有n种物品的经济,y中的负分量yi<0表示第i种物品为(纯)生产要素,正分量yj>0表示第j种物品为(纯)产出,如果yk=0则表示这个活动本质上与第k种物品无关。 在活动分析中通常设生产可能性集合Y满足如下假定。 (1)比例性:y∈Y和 α≧0 αy∈Y。这意味著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且各种物品是完全可分的。 (2)可加性:y∈Y和y′∈Y y+y′∈Y,这意味著生产活动之间无交互影响。 (3)不能无中生有性:y≧0#y Y,这意味著没有正的投入不能有正的产出。 如果在Y中存在m个活动ai=(ai1,…,ain),i=1,…,m,使得Y中任何一个活动y都可写成y= λiai,λi≧0,则称这m个活动{ai}为基础活动,λi为y的第i个基础活动的水平。 在此情形,如把ai作为第i列而构成一个n×m矩阵A,则称A为技术矩阵。这时,生产可能性集合Y可写成Y={y|Aλ=y,λ≧0}。 对y°∈Y,如果不存在y∈Y使得y≧y°且y≠y°,则称y°为Y中的一个优效过程,又称优效点。 关于优效过程有如下的定理:y°是Y中的优效过程的必要且充分条件是存在一个正向量p=(p1,…,pn),使得对所有y∈Y都有p·y°≧p·y。 当可能使用的生产要素有一定限制时,设 i为第i种物品的最大可能投入量,记 =( 1,…, n),则生产要素有限制的生产可能性集合为YF={y|Aλ=y,λ≧0,y+ ≧0}。对任何一个正向量p,如果线性规划问题: maxp·y=max(pA)·λ s.t.Aλ+#≧0 λ≧0 有解λ*,则y*=Aλ*是YF的一个优效过程。通过变动p,就可得到YF的优效过程的集合,人们在选择生产过程时,当然是在优效过程集合中选择符合其他标准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