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洛威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洛威尔 【生卒】:1917—1977 【介绍】: 美国诗人。 生于波士顿一个显贵之家。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坎宁学院,曾是文学评论家约翰·克柔·兰色姆的学生。1940年皈依天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因拒服兵役而坐牢两年。后曾任国会图书馆诗学顾问,并在多所大学执教。他积极参与60年代的社会政治活动,反对美国的侵越战争,甚至拒绝约翰逊总统向他发的到白宫参加宴会的邀请。洛威尔的诗大体可分为3部分。早期的诗受天主教思想影响,主要作品有《面目全非的土地》(1944)、《威利勋爵的城堡》(1946)和《卡瓦纳家族的磨坊》(1951)。 《威利勋爵的城堡》跟《荒原》相似,是多种变化融合在一起的产物,获普利策诗歌奖。其最著名的诗集是《人生的探索》(1959),运用自由体或松散的韵体写成,被评论界称之为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自白诗”。 诗集《献给联邦死难者》(1964)标志著作者已从个人苦痛和不幸中跳了出来,愈来愈关心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大洋彼岸》(1967)诗集是为遭受越战之苦和原子毁灭威胁的一代人写的哀歌。 洛威尔晚年的写作题材向多样化发展,偏重自由体,亦写哀歌。《札记,1967-1968》(1969)表明作者对60年代的担忧。《献给莉奇和哈里特》(1973)和获普利策诗歌奖的《海豚》(1973),写的都是爱情和婚姻主题,颇受读者欢迎。 由于洛威尔的写作题材和风格经常急剧变化,故有评论家称他是“一位不稳定的诗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