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柑木皮
【名称出处】:《陆川本草》 【概况】: 异名 紫荆皮(《生草药手册》)。 基源 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柑子的树皮。 原植物 余柑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余项参见“油柑子”条。 。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 【化学】: 含鞣质28%~29.36%,羽扇豆醇2.25%,d-无色飞燕草素3.75%. 附 茎含羽扇豆醇、鞣花酸。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8 【药理】: 树皮煎剂100%浓度,用平皿纸片法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用试管法,试验,1160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40对弗氏痢疾杆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10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草药通讯1970;(4):22 【药性】: 性味 甘、酸,寒。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 口疮,疔疮,痔疮,阴囊湿疹,外伤出血。 ❶ 《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 ❷ 《云南中草药选》:“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煎水洗、研末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