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沈钧儒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沈钧儒 【生卒】:1875—1963 【介绍】: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1875年1月2日生于江苏苏州。原籍浙江嘉兴。号衡山。清末进士。1905年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 1912年5月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北上参与起草《天坛宪法》,10月参加民宪党。 五四运动时,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 曾任浙江省都督府机要秘书、国会参议院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浙江省临时政府政务委员兼秘书长。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5年与邹韬奋等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6年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抗战爆发后出狱,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称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主席。 1948年1月在香港主持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54年9月、1959年4月先后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3年6月在北京病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