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汤浅现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汤浅现象 即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规律性现象。 1962年,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受英国科学家贝尔纳的启发,利用“赫傍萨科学技术编年表”和“威伯斯特人物传记卡”等权威性文献所提供的5000个数据,作出了如下的发现: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超过了全世界科学成果的25%就有资格称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话,那么,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是按下列顺序进行转移的: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 )。各国占科学数据活动中心位置的平均期大约为80年。 科学界称这种现象为汤浅现象。汤浅现象是基于科学统计的一种经验性发现。 迄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大致说来,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不仅与各个国家所具有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条件是否适宜于科学的发展有关,而且还与科学本身发展的特点有关。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具有不同的基本要求,如,在独立阶段,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摆脱宗教神学;在确立阶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争取合法化和组织化;在发展阶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全面发展;在大科学阶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科学的社会化等等。在科学发展的特定阶段中,能够充分满足科学最基本要求的国家和地区,最有可能成为科学活动中心。 汤浅现象对于加深理解科学的本质,对于科学规划和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汤浅现象,美国占据科学活动中心的时间正接近80年,不久,它将失去这一中心位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