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南朝文学家江淹,少有文名,晚年文思渐衰。比喻才思减退。也比喻本领使尽了。 才:才华。尽:完。o [出处] 梁·钟嵘《诗品·齐光禄江淹》:“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援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清·梁章钜《浪迹丛谈》一:“(刘)芙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功能、例句] ❶ 作宾语。《江郎才尽》:“江淹官做大了,过得安逸了,而且脱离了社会生活。于是‘文思渐衰’,一篇好文章也写不出来了。当时人们惋惜说:‘江郎才尽矣!” ❷ 作定语。《江郎才尽》:“对于江郎才尽的原因,史书上有一种说法:江淹中年以后,一次作梦,梦见有人叫他还笔。……一觉醒来,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了。 这自然是不科学的说法。” [附条] “才尽江淹”。清·李渔《笠翁诗集》七。 [同义] 搜索枯肠 [反义] 梦笔生花 下笔有神 倚马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