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萨同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萨同盟 13世纪起德国北部城市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而组成的同盟。 汉萨一词,德文意为“公有”或“会馆”。最初只是汉堡、律贝克、不来梅等几个城市的联合。1367年同盟正式成立。鼎盛时期入盟的城市多达80个以上,遍及西欧、东欧和北欧诸国,并在英国的伦敦、俄国的诺夫哥罗德等地设有商站。 盟址在律贝克,定期举行同盟代表会议。同盟城市垄断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转手经销东欧和北欧的木材、粮食,以及西欧的呢绒、金属制品和奢侈品等。 同盟拥有武装力量,有对外宣战、媾和以及缔结条约的权力。1367-1370年,对丹麦发动战争,占领丹麦南部地区,并干涉其内政。同盟各城市的政权由大商人所控制,手工业者和贫民的起义受到残酷镇压。15世纪中叶以后,随著英、俄、尼德兰等国工商业的发展和新航线的开辟,同盟转衰。1669年最后解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