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赤壁鏖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赤壁鏖兵 赤壁鏖兵指下文描写的赤壁之战。赤壁,山名。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矶相望。 ☚ 穰苴 佥押 ☛ 赤壁鏖兵东汉未,曹操打败袁绍,力量渐强。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欲先取荆州,后占江东。在荆州,收编了刘琮降卒,号称八十万军,从江陵出发,攻刘备和孙权。刘备与孙权联兵抗曹。曹军在赤壁与孙刘联军小战失利,退驻乌林,与孙刘联军对峙。曹军不习水战,乃用铁索联船,后周瑜采黄盖诈降之计,火烧曹军连船,并率孙刘联军与曹军鏖战于赤壁。曹军败,退于北方。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进行战斗 进行战斗打仗 争战 击鼓鸣金 擂鼓鸣金 擂鼓鸣锣 擂鼓筛锣 ☚ 参战 各种战斗 ☛ 各种程度的战斗 各种程度的战斗双方用主力决定胜负的战斗:决战 会战期战 会垓 ☚ 各种战斗 战斗程度 ☛ 赤壁鏖兵成语。指三国时魏和吴蜀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争。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孙权刘备联军五万共同抵抗。曹兵进到赤壁,与孙刘联军展开了激战。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后比喻激烈的战斗。赤壁:地名。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鏖兵:激战。 赤壁鏖兵指三国时魏和吴蜀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争。见“赤壁之战”。鏖兵:激战。元代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 “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赤壁:地名;鏖:激战。比喻经过激战,取得胜利。the Battle of Chibi in ancient times 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g【解义】赤壁:地名,在湖北省武昌县西赤矶山,一说在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鏖:激战。汉建安十三年 (公元 208 年),孙权、刘备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破曹兵的一次战斗。比喻经过苦战,取得胜利。 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g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合抗击曹操,在赤壁大败曹兵的一次战役。后用以比喻经过激战,取得胜利。“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鏖”,激战。《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元·无名氏《隔江斗智》一:“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平白地他倒得了荆襄九郡。” 赤壁鏖兵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孙权、刘备三个军事集团为争夺天下发生了一场激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g赤壁:地名,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边。鏖:激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后泛指激烈的战斗。 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ɡ在赤壁激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用火攻大败曹军。见《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后因以: T5G3【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g原指三国时魏吴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率兵二十余万与孙权、刘备的军队在赤壁激战,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后也用以指激烈的战斗。赤壁:地名,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鏖兵:激战。 赤壁鏖兵chìbì-áobīng〔偏正〕 赤壁,在今湖北蒲圻县西北。鏖,激战。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后比喻经过苦战,取得胜利。《三国演义》47回:“~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 赤壁鏖兵chì bì áo bīng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鏖:激战。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军。后比喻经过激战,取得胜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