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唇独蒜兰
【名称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 基源 为兰科独蒜兰属植物毛唇独蒜兰的全草。 独蒜兰属全世界约10种,中国约6种。 原植物 毛唇独蒜兰Pleione hookeriana(Lindl.)O.Kuntze 形态 陆生兰。高7~15cm。假鳞茎卵形,长约1cm,粗约5mm,顶生叶1枚,叶落后有一杯状齿环。叶椭圆状披针形,幼叶和花同时出现,成叶长8~9cm,宽2~2.5cm,渐尖,基部渐狭成柄,柄抱花茎。花葶顶生1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顶端钝;花稍下垂,淡紫色;萼片近等大,矩圆形,急尖,长2.8~4.5cm,宽0.8~1cm。 花瓣长圆形,和萼片等长并较窄,近急尖;唇瓣近肾形,基部为阔楔形,不明显3裂,侧裂片圆形,中裂片楔形,顶端稍凹缺,唇瓣的前部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或近全缘,内面7条主脉上具许多流苏状长刚毛;合蕊柱长2~3cm。(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689页.图820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林下。 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老挝、泰国、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微苦,寒。 有小毒。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湖北中草药志》:“用于食道癌,痔疮,瘰疬,蛇咬伤,无名肿毒,痈肿疔疖等症。”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6g,入丸、散。 外用:鲜品捣烂或磨汁涂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湖北中草药志》:“治食道癌:毛唇独蒜兰、公丁香各9g,柿蒂5个。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