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茧
【释文】: 生产历史悠久,春秋吴越国时期,杭州的种桑、养蚕、缫丝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唐以后桑蚕和织丝非常发达,素有“丝绸之府”之誉。 主产区原在钱塘江和运河两岸的平原水网地带,现已逐步向西部丘陵山区、半山区转移。一年养蚕5次,分春、夏、早秋、中秋和晚秋。1990年全市饲养蚕种31.78万张,以春蚕比重最大,占全年饲养量的37%;全年鲜茧总产量达11085吨,其中春茧占45.71%;平均张产34.89公斤。鲜茧除作丝绸工业原料外,所剩的双宫茧、次茧和制种后的出蛾茧用于加工丝绵,其中余杭县出产的“清水丝绵”在全国享有盛名,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 现在的“牡丹牌”丝绵远销日本和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