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霜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方。鹿角霜、茯苓、秋石各等分。为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治膏淋。 鹿角霜丸 《三因方》卷十二【组方药物】 鹿角霜 秋石 白茯苓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汤送下。 【主要功效】 温肾利湿。 【适应病证】 情志不遂,致患膏淋,小便如脂膏状,疲极乏力。
鹿角霜丸 《古今医鉴》卷二【组方药物】 黄芪(蜜炙) 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60克 当归60克(酒洗) 川芎 肉桂各30克 熟地黄60克 炒茴香30克 牛膝 木瓜各45克 酒炒白芍药60克 川乌45克(炒) 羌活 独活各30克 肉苁蓉45克(酒洗) 槟榔30克 防风 炒乌药各45克 破故纸60克(酒炒) 木香6克 续断45克 甘草15克 苍术60克(米泔水浸) 附子30克(童便和白面包裹煨) 杜仲60克(姜汁炒,去丝) 虎胫骨(酥炙)45克 鹿角霜500克 【制剂用法】 上药28味,为极细末,酒丸,梧桐子大。空腹时米汤送下100丸。 【主要功效】 温阳补虚,祛风通络。 【适应病证】 半身痿弱,2、3年不能动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