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格雷欣法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格雷欣法则 又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 它是1560年英国金融家兼商人托马斯·格雷欣爵士向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建议进行通货改革时提出来的。格雷欣法则认为,当两种交换媒介同时进入流通领域时,较为有价值的那种交换媒介将退出流通领域。这个法则在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被解释为,当政府通过法令指定两种或更多种交换媒介具有相同的名义价值,但内在价值不同时,生产成本最小的将作为流通媒介,而较为有价值的媒介则退出流通领域并被窖藏起来。 在17到18世纪美国和西印度殖民地不断地发现有通货贬值现象。1838年英国财政部试图把英国货币引入这些殖民地,并错误地估价了与先令同时流通的美元,结果,被过高估价的美元驱逐了来自大不列颠的先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