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林耐 【生卒】:1707—1778 【介绍】: 亦译“林内”、“林奈”。 瑞典博物学家,双名命名法的创立者。林耐出生于牧师的家庭。在乌普萨拉(Upssala)大学和哈特维奇克(Hardor-Wijk)大学攻读过医学。 23岁时担任龙德的一所大学植物园园长。 1732~1738年到波兰、荷兰、英国和法国旅行考察,搜集了大量植物标本。1739年当选为斯德哥尔摩科学院院长。1741年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学教授。一年后在该大学任植物学教授。 175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林耐一生最重要的科学贡献是用双名命名法(即二名法)命名所有动植物,把过去混乱的生物名称归于统一,并采用比较高级的分类阶元,即属、目及纲(没有科)。其方法的大部分要点至今仍是分类学的组成部分。他根据花的雄蕊数目及位置把“显花植物”分为23纲,另总括“隐花植物”为一纲,成为“林氏24纲”,一时也广被采用。 他和当时分类学家一样,对物种的描写以模式标本为标准,而没有考察物种内部的差异。在他的系统里较高级的分类大部分是人为的,是人为分类系统的最高成就。后来林耐自己也意识到该系统的缺点、认为系统只有在自然系统还没有发现之前可用;人为系统只告诉我们辨认植物,自然系统却能把植物本性告诉我们。林耐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特创论。 物种不变论的信徒,主张一切生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即“物种的数目,等于一开始被创造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数目”。他的这些观点阻碍进化思想的发展达100年之久。后来,他承认杂交可能产生新种,故于1768年在他的名著《自然系统》最后一版中把“物种不会变”这一句删掉。最有名的代表作是《自然系统》(1735年),此本曾出过11版。 另一名著是《植物种志》(1753年),此外著作还有《植物的鉴定》、《植物学基础》、《普通植物》、《克利福德园艺学》、《植物分类》和《植物学哲学》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