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成仁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行为。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生活在诸侯兼并激烈的春秋末期,他在竭力鼓吹“仁”政的同时,鉴于维护“仁”德的困难,提出“杀身成仁”这一伦理标准。《论语·卫灵公》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认成仁。”意思是说,如果生命与“仁”德发生矛盾,要牺牲自己生命去维护“仁”德。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来成为广义的为实现个人追求的理想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中国近代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独立、富强,为了人民彻底解放,实现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对“杀身成仁”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作了极大的发展。 |